查看原文
其他

李振宇:城市需要大写的尊重

建筑实践 2022-04-24

上海黄浦江沿岸风光  来源:图虫


李振宇 LI Zhenyu
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、教授

全文刊载于《建筑实践》2020年9月《特辑:数字响应》

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


我国城市建设发展,已经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。对于城市风貌,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抱有敬畏之心、谦卑之心。城市需要大写的尊重:尊重历史、尊重自然、尊重人、尊重创新、尊重现实、尊重公共利


改革开放40多年,我国城市面貌整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:高楼拔地而起,道路纵横交织,基础配套蓬勃发展,城镇住房面积十多倍于前,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,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,各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。


但与此同时,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并修补,如历史街区和建筑大面积拆迁,自然环境屡被侵蚀;建筑设计水平良莠不齐,或争奇斗艳、或千篇一律、或趣味低下;有些城市空间夸大其词,忽视人的感受;有些项目片面追求商业利益,缺少公共责任。因此,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告别“粗放生长”,向着成熟、克制、温和、优雅发展

上海滨江空间俯瞰  来源:视觉中国

上海:一座可行走、

有记忆、有温度的城市

Shanghai:

A Walkable, Memorable, and Warm City

新世纪以来,上海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水平有着很大的进步,关键是社会各界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。13片历史风貌保护区的确定、陆家嘴地区作为浦东新区的核心逐步成熟、2010世博会举办和后世博利用、虹桥枢纽建设等,都是上海城市风貌建设中值得赞许的重要实践。


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城市风貌案例。40多公里的岸线,经过20年的努力,全线向市民开放,人们可以在此慢跑、骑车,也可以散步、闲坐。沿线各单位也作出了很大的谦让,工业遗产建筑被逐步改造成多种功能、多种不同权属的公共空间,使之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。世博滨江的新旧共生,西岸滨江的艺术氛围,陆家嘴滨江的繁华景色,杨浦滨江的人间烟火.....这些场景让人们十分享受。同时,两岸贯通工程将公益和市场相结合,公益在先,尊重公共利益、尊重设计创作、尊重历史和自然。

上海滨江步行道及公共艺术装置  © 杜晨薇

然而,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,例如郊区的大型保障房建设,建筑质量总体很好,但是设计水平一般、空间特色不足;历史建筑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,新区建设中建筑和街道空间尺度过大: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单一,开放时间短且缺少共享;商品住宅建设普遍受市场影响过大且呆板无趣;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不够多元,构思雷同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。

保持城市特色

应尊重历史


History Should be Respected 

in Urban FeaturesPreservation

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,上海也不是。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保持城市特色最有效的方法。近20年来,上海对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总体上是成功的。外滩历史风貌保护、新天地、武康路、田子坊等,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有很多不同的方法,不是只有协调,也可以对比。我比较反对单纯的模仿复制,认同冯纪忠先生提出的“与古为新”。在控制体量和尺度的情况下,形成新旧对话是很好的途径之一,这就要求设计者、审批者有较高的素养和审美。而对于“拆落架”修复的方法,须谨慎运用,不能使之成为常态。


西方发达国家也曾走过一段弯路,在20世纪后期,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城市是要有特色的,而特色是需要有历史的。现在欧美把有历史价值的建筑、街区定义为“文化遗产”(heritage)或标志建筑(landmark),这些成为了城市特色的“硬核”

上海武康路  来源:视觉中国

城市建设

应尊重创新


Innovation Should be Respected 

in UrbanConstruction

城市也需要个性化的建筑。我们应该坚决鼓励创新,创新包括两方面——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。巴黎埃菲尔铁塔、悉尼歌剧院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,这些都是超越城市底板的大胆创新,现已成为城市的标志。除此之外,亲切的中小尺度的个性化建筑也是城市风貌构成的一部分,例如柏林的波茨坦广场、米兰的垂直森林住宅、鹿特丹市场之家、维也纳博物馆广场等。

米兰"垂直森林"住宅  © Simón García · arqfoto

在上海,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实践,例如金茂大厦、龙美术馆、千棵树住宅区、凌空SOHO等。总体来说,上海的新建筑比较克制含蓄。个人以为,个性化建筑的构建主要取决于设计者和评审者的水平。例如,上海浦东的三大馆,都有较为鲜明的建筑特色,设计的质量和口味也比较出色。高水平的个性化建筑,体现出对历史、环境、人的尊重,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。城市的整体风貌的提升,不是一蹴而就的, 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。


我们今天的建筑实践中,“贪大”是一个顽疾。不少建筑刻意张扬、盲目扩张,缺乏敬畏之心。超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不是不能建,而是要因地制宜、与功能匹配、对城市谦卑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应该扮演“点景”的作用,而不是构造一座“玻璃森林”。


例如:上海中心,从建筑本身的设计、技术创新、节能等多角度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,成为了浦东的标志性建筑。但如果三幢超高层建筑能适当分开,将各自的形态完整呈现,并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可辨识的参照作用,那便更好一些。我不太赞成建造超高层住宅,因为这很耗费能源。化整为零,控制超高层,这是合理的思路。

凌空SOHO  © SOHO中国

城市空间

应以人为本


Urban Space Should be 

People-oriented

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这是辛弃疾的名句,也是我们尊重环境、城市与自然环境结合的法则。钱学森先生提出“山水城市”,今天看来很有必要。上海没什么山,但有很多水,尤其是黄浦江、苏州河,还有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城市绿地。对待自然环境,整体上就是一个“让”字,谦让、礼让;局部就是一个“点”字,点景、造景,让自然和人工形成对答;对建筑而言,绝不能“抢",即抢好位置、抢镜头;对于目前还存续的河流、林地以及部分小山,一定要留出余地、留出通道、留出视线。


城市要尊重人,城市空间为人服务。有时候,我们简单地将这里的“人”理解为建筑的使用者,比如剧院的观众、办公楼的职员、住宅的住户、商场的顾客等。其实这还不全面,“人”是指所有的城市里的人,包括来访者和路人。特别是公共投资的城市空间和建筑,尽量让人们去使用和感受,而不是去担心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。


过去几十年里,各地新建了很多广场。在我看来,市民从早到晚都使用的广场,才是好广场;散步者能进去看一眼的剧场,才是好剧场。为人服务,是为大多数人服务,这样的城市风貌才是我们期待的。例如,十年来坚持城市微更新设计的刘悦来老师,他组织社区居民完成的“小小花园”“社区花园”项目,吸引了老人、孩子们积极参加,这种身边的美好,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上海大学路“社区花园”  来源:东方网

建筑共享

为更多人服务


Building Sharing, 

Serving More People

“迈向共享建筑学”,这是我和我的团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观点。当人们迈入信息社会,身处共享经济之中,信息化对建筑的使用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建筑的“打开方式”出现了质的变化。我们很可能从“拥有建筑”转向“使用建筑”,通过全体共享、让渡共享和群共享,让建筑为更多的人服务,从总量上适当减少建筑的产生。共享办公室、共享书房、共享客厅、共享展馆、共享花园、共享会场,不管是盈利性的“共享经济",还是公益性的“共享服务",应该成为我们设计发展考虑的方向。


让“形式追随共享”成为可能,包括线性空间的延展、建筑界面的模糊、立面的透明性、公私边界的重组,成为建筑形式的新动力。


例如,在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的研究中,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滨水公共空间里,工业遗产应该成为市民的共享景观,可以通过渗透性(市民可穿越)、日常性(引入普通城市服务功能)、历史性(保持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)、多元性(复合功能服务不同人群)、分时性(从早到晚都有人的活动)五个方面进行探索。


此外,我们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设计中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,坚持“大共享、小学院”的思路,以山水为依托,使建筑让位于自然景观。

苏州河天原河滨公园  © Tony Metaxas

资本与创作

应互相尊重


Capital and Creation 

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

城市建设离不开资本,经济是支持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。不过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资本作为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有时候对城市风貌影响过多。


建筑的招徕性有时候过强,构成建筑的大小元素有时候由于成本的原因又太过雷同,这是对城市风貌不利的两个方面。我们希望能在资本和创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,这就是尊重现实、尊重创作。如果能够相互尊重,那不管“看不见的手”还是“看得见的手”,都可以有所克制,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这样城市风貌就会有新的提升。


我相信,资本决策者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,假以时日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建筑学和城市设计,共同追求建筑学的核心价值和规律,奏出和谐而有张力的交响乐。

新媒体编辑 / Sai,阿苗

视觉 / Sai


© 建筑实践    

欢迎联系转发,禁止在未授权时以《建筑实践》编辑版本转载。

延伸阅读

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:关于城市风貌的思考

WeWork:灵活办公新模式中的地产科技与数字化实践

Gensler:数字化在未来体验行为中不可或缺

新刊介绍

订阅联络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